黔西南:非遗在绿水青山间“发光” DATE: 2023-11-25 09:22:30
“动听的黔西八音 、美丽的南非蜡染、精美的遗绿刺绣……简直是一场充溢魅力的布依‘非遗’视听盛宴。”11月9日下午,水青山间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发光八音堂观看了“布依八音”展演、观赏了布依族蜡染和刺绣著作(服饰)展现后,黔西来自湖南的南非游客余廷廷不由慨叹地说,“这样近距离、遗绿直观地感触非遗文明 ,水青山间还可以与当地大众沟通 、发光体会,黔西这样的南非游览令人觉得太值了。” 。遗绿
游客与非遗“萍水相逢” ,水青山间在黔西南许多景区已是常态 。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,有着东方踢踏舞之称的彝族“阿妹戚托”舞蹈成为小镇招引游客的最大“卖点”,每晚华灯初上之时,各地游客和彝族同胞伴着音乐,在小镇的中心广场翩然起舞。
如阿妹戚托小镇一般,近年来黔西南州在各景区打开“送非遗文明景区”“送文明进寨子”系列活动 ,展现展演非遗歌舞器乐 ,售卖文创产品、为游客免费供应非遗乐器或制造体会等 。
贞丰县结合打开文明节系列活动,让游客在景区领会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的一同,感触到浓郁的民族风情;
望谟县以“七星浪哨节”、布依“三月三”等非遗节日为载体,约请游客一同唱情歌 、体会民俗文明“稻田抓鱼” 、一同“浪哨”过节;
兴义市在节假日期间 ,安排非遗文明如布依族迎宾典礼 、民族歌舞扮演、才艺展现等活动进景区 ,营建欢喜喜庆的节日气氛的一同 ,增加景区稠密的文明魅力 。
……。
非遗进景区仅仅是黔西南“非遗+旅行”深度交融的一个切面 。近年来 ,黔西南州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 ,在旅行景区建造非遗展览 、体会 、出售等方法,不断发掘和丰盛非遗文明内在、探究非遗文明扮演方法 ,带动当地居民增收 ,让老百姓实在完成在家门口工作 。一同打开非遗文明进村庄、进社区 、进学校 、进集市活动 ,带着民族风味的非遗文明以“活态传承”的方法活泼在全州各地 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观非遗、学非遗